产品展示
在塑料凹版印刷中,为了保证精美的印刷质量,油墨必须保持一定的黏度。因为油墨黏度与印刷品质有着直接关系。
(1)油墨黏度与色偏
根据客户样稿调准的油墨,其色相与签样基本一致。但随着印刷的进行,油墨中的溶剂挥发而变稠,印品颜色偏深;当操作人员向油墨中补充大量溶剂后,油墨变稀,印品颜色偏浅。如此反复会造成印刷品色偏加大。纠偏系统
(2)油墨黏度与刀线
印品出现刀线与油墨黏度有着直接关系。油墨的黏度越高,印刷中越容易产生刀线和干版,解决方法是向油墨中加入适量的溶剂,以降低油墨黏度,增加油墨的流动度,细小的流丝状刀线一般就会消除。
通常,印刷操作人员是用量杯来测量油墨黏度,用手工添加溶剂的方法来调整,但如此操作难以保证油墨黏度的稳定性,且降低了生产效率。因此,油墨黏度的控制技术有待简化与提高。本文将向大家介绍MS自动黏度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。
工作原理
自动黏度控制器是凹印机油墨循环系统中较为先进的附加设备,系统可根据气动隔膜泵的负载采集黏度信号,然后对比设定值,发出添加、停加溶剂的信号。当黏度上升时,隔膜泵的负荷增加,排气装置与接触开关发生信号的频率减少,给溶剂电磁阀发送打开信号,开始添加溶剂以稀释油墨;当黏度下降时,隔膜泵负荷减小,排气装置与接触开关发生信号的频率增加,并发送电磁阀闭合信号,停止添加溶剂。
功能与使用
1.黏度控制器的功能与特点
(1)一机多用
单一机组即可完成油墨循环、搅拌、黏度测量和控制等工作,稳定的油墨黏度可以减少印刷故障;气动隔膜式结构更安全;系统结构紧凑,机身轻巧,便于搬动和安装;安装、移动简单,只要将吸墨管、出墨管分别放入墨盘或墨罐即可;可靠地控制黏度,降低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;还可与其他装置一起使用。纠偏系统
(2)节省油墨
使用黏度控制器可降低15%~20%的油墨消耗。实际对比可以发现,假如油墨设定黏度为17.5s(3#察恩杯),采用人工添加溶剂的方法控制油墨黏度,油墨黏度变化范围在15.25~20.75s之间,既不稳定,又很难控制;而采用自动控制黏度器能够自动、及时补充溶剂,并将黏度**控制在17.5~17.6s之间,两者差别之大,一目了然。
黏度控制器一般带有自动清洗功能,且节约清洗剂,用2~4升溶剂运转30秒左右即可完成系统的清洗。
(3)减少油墨稀释带来的色彩变化
由于黏度控制及时、准确,保证了印刷套色的准确性和一致性。
2.黏度控制器的结构与安装
黏度控制器由溶剂桶、副油墨桶、输墨管(吸墨管、出墨管)、循环泵及控制系统组成,与印刷机的安装方法有两种,溢流式循环控制方式如图1所示,适于用墨量较大的生产;直接循环控制方式如图2所示,适于用墨量不大的生产。纠偏系统
3.黏度控制器的操作与规格
(1)连接
接通电源后将气管连接到控制器上,溶剂管接到电磁阀并固定好。
(2)操作准备
按照需要用黏度杯人工调节油墨黏度后,将混合好的油墨倒入墨槽和收积油墨的副油墨桶中,然后分别将带有夹子和过滤吸盘的墨管置于墨槽上和副油墨桶中。开机后油墨开始循环流动,油墨搅拌均匀后,测量并调整黏度,设定黏度显示值(PV)和黏度设定值(SV),根据具体情况设定黏度宽容范围(超出设定范围,系统自动报警)。
(3)规格和参数
以东芝MS黏度控制器为例,黏度控制范围为12~30s(3#察恩杯);油墨循环量为1.8~3.9 升/分和3.2~8.8升/分;副油墨桶有10~20升和21~50升两种规格。
4.如何选用黏度控制器
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黏度控制器,选择黏度控制器时,必须仔细考虑选型要素。通常,进口产品质量稳定,但价格昂贵;国产产品价格便宜,但质量不够稳定,容易出故障,黏度测量值不准。表1是选择黏度控制器时需要考虑的要素。纠偏系统
黏度控制技术的发展
黏度控制器大约是在20年前投放市场的,主要用于凹印、柔性版印刷、复合、涂布、喷墨印刷中控制油墨、涂料、黏合剂等流动性液体物质的加放量。在国外,90%的塑料包装印刷企业都配备了自动黏度控制器,黏度控制器已经成为日本凹印工业的标准配置。在我国,黏度控制器多用在进口凹印机上,富士凹印机配用富士黏度控制器,约300~400台;东芝凹印机配用MEISEI黏度控制器,约200台;欧洲进口印刷机也配置有黏度控制器;而国产印刷机大多数没有配备黏度控制器。但国内进口凹印机使用黏度控制器的情况并不理想,旧款黏度控制系统润滑不便,操作者缺乏系统培训等是主要原因。
随着凹版印刷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,印刷企业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。首先,市场竞争日渐激烈,产品价格、质量和服务成为赢取客户的重要条件;小批量印刷订单增多,使得减少印刷材料浪费,严格控制印刷过程和质量更为重要;特别是为了顺应环保要求,尽可能减少溶剂的挥发,降低VOC排放量,而采用半封闭式油墨容器等方法。因此,采用黏度控制器,在控制油墨黏度的同时又能节省油墨,是印刷油墨管理的必然趋势,国际同行的广泛应用就是佐证。